花露水使用常有的四误区 花露水的药理功效
夏季很多人喜欢穿短衣短裤,但是暴露在外面的皮肤却成了蚊虫叮咬的重点区域,于是花露水成了很多人的防蚊止痒利器。但是专家提醒,花露水并不是很安全的,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损害健康,严重的还可能危害生命。尤其是以下4大误区,一定要避免。下面跟随知百科(Zhibaike.net)了解一下吧!
花露水使用有四误区
误区一:涂抹越多防蚊止痒效果越好。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很多人喜欢倒花露水涂抹在全身各个部位。这样做有的人适应,有的人却会出现身体发痒、冒冷汗的症状,所以抹花露水要适量,不要贪多。
误区二:皮炎患者都可以使用。不少皮炎患者觉得涂抹花露水之后皮肤很凉爽,感觉比较舒服,于是经常使用。螨虫皮炎患者等皮肤有炎症的患者不适合涂花露水缓解症状。因为螨虫叮咬后,其分泌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容易使人体皮肤发生炎症反应,甚至出现水肿红斑、风团、水疱等。此外,有的花露水还含有一种叫“伊默宁”的成分,反而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加重皮炎症状。
误区三:把成人花露水给孩子用。花露水含有很多刺激性的化学物质,幼儿皮肤娇嫩并不适合成人用的花露水。建议家长,给孩子要选专用花露水,在洗澡时如使用花露水应先稀释四五倍,且避免孩子的眼睛直接接触。
误区四:涂花露水后立即抽烟或者进厨房烧火做饭。很多人购买花露水时,容易忽略它的成分,在使用和储藏时未能避开火源。花露水中含有大量“乙醇”,就是俗称的酒精,燃点较低,遇到明火会立即燃烧,且速度很快。
专家提醒,很多品牌的花露水成分说明里“乙醇”都排在成分表的首位,含量大多在70%以上。花露水中使用乙醇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可以杀菌消毒,二是作为溶剂使用。花露水中有种成分叫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俗称“驱蚊酯”,不具有水溶性,乙醇作为溶剂,可让这些物质发挥作用。
花露水的药理功效
●爽身止痒
洗头或洗澡时,往水中滴5~6滴花露水,将头发放入先浸泡,再进入常规洗头程序,可去除头发中的细菌。洗澡时往澡盆里滴8~10滴花露水,亦有清凉、除菌、袪痱、止痒之功效。
●清洁双手
当乘坐公交车、地铁、逛商场或外出郊游,双手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公共栏杆和扶手。这时可将花露水滴入掌中,双手揉搓,能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
●擦拭凉席
夏天,人们常常赤身躺在凉席上休息。时间一长,汗渍就会沾满凉席,使人感觉很不舒服。如果每天用滴加了花露水的清水擦拭凉席,就可使凉席保持清爽洁净。当然,擦拭时最好沿凉席纹路进行,以便花露水渗透到凉席的纹路缝隙。这样,清凉、舒适的感觉会更加持久。
●浸泡口罩和毛巾
用脸盆装半盆清水,滴4~5滴花露水,将洗净的毛巾、口罩等置入其中,浸泡15分钟左右;或者将口罩等先用水煮沸消毒,漂洗之后,放在阳光下暴晒,使用之前滴1~2滴花露水,能够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擦拭电话、手机
用纸巾蘸少许花露水,擦拭电话机身、听筒及按键或手机,能使电话、手机保持洁净。
●喷洒居室
将清水与花露水按40:1的比例配好,装入喷水壶中均匀喷洒居室地面(特别是房间死角),然后关闭门窗10分钟,再开窗通风。早晚各进行一次(如有条件,也可多喷几次),可使居室空气洁净清新。
●防蚊虫叮咬
出门时可将花露水滴5-6滴涂抹在身上。
●清洁内衣
因内衣为贴身穿着,与皮肤直接接触,故不可与其他衣服混在一起清洗,一定要单独洗涤。洗涤时,先在洗衣水中加入几滴花露水(一般半脸盆清水加4~5滴花露水即可),然后将内衣展开摊置其中,浸泡约15分钟。再用香皂反复揉搓,用清水漂洗干净,晾晒于户外(最好是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洗后的内衣清香舒爽。
●祛痘
脸上有一些无法去掉的痘痘时,可以用花露水。晚上向有痘痘的地方滴3~5滴,第二天便可看到效果。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睡硬床 判断一张好床的标准需把握几点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睡硬床对身体骨骼好,起床时也不会浑身酸软。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睡硬床,硬床也不是人们理解的“硬板床”。下面跟随知百科(Zhibaike.net)...
2021-12-28 09:02
健康常识
6万阅读

啤酒肚的危害 减掉啤酒肚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
相信大家对生活中啤酒肚是很熟悉的,因为很多男性在结婚以后,这个肚子的增长速度就是惊人的。这个肚子叫做啤酒肚,那和喝啤酒有关吗?你的肚子是不是啤酒肚应该怎么判断呢...
2021-12-28 09:02
健康常识
6万阅读

VC片的作用和功效 服用维c泡腾片的注意事项
说起VC片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这里说的VC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VC片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维生素,一般新鲜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这种维生素。VC片对我们人体至关重要。...
2021-12-28 09:02
健康常识
6万阅读

刺啦!听到了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 为什么会让你抓狂?
为什么有些人听不得特定的声音?“恐声症”是怎样发生的?它和强迫症一样属于心理隐疾吗?它和耳鸣又有何关系?我们该如何应对恐声症?
2021-12-28 09:02
健康常识
6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