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水少一点打一字,书法神少一点是什么讲究?
“神”:即精神、神釆,精神方面的法不外乎气质、气韵、意境吧!书法的气质、气韵、意境,是由笔划和由笔划组成的结体形象所体现的三点水少一点打一字。所以“形”与“神”实际也是分不开的。说到神就要重点说下“气质”。气质是由书家的性格、修养决定的,书家品格之不同,书法之气质各异。唐·张怀罐《六体书论》说:
“人面不同,性分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便。顺其情则业成,违其衷则功弃。”清·周星莲《临池管见》说:“王右军、虞世南字体謦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渭喜气也。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即所渭怒气也。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褚墨。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坡老笔挟风涛,天真烂漫;米痴龙跳天门,虎卧风阙,二公书横绝一时,是一种豪杰之气。黄山谷清癯雅脱,古淡绝伦,超卓之中,寄托深远,是名贵气象,凡此皆字如其人,自然流露者。”由此可知气质乃书家之品性、修养之为。有学识,有修养,又有书法之功底,自然有气质可言。
那么怎样才能有气质要做到有气质,得其法,我们分析这注意这五点:
一、兵无常阵,字无定形“兵无常阵,字无定形。”这二句话是明代项穆在他的《书法雅言》中讲的。作字不能有一定的形体,而是临书决断,审势度形,随机敏而变应。顿之则沉雄,奋之以奔驰,出则省形度势,入则应规蹈矩。这是一个变化问题,而变化是随机敏而变应。若依葫芦画瓢,必然是刻鹄类鹜,气质安在哉!
二、书要力实而气空这是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的一句话。“力实”,其力来至于指与腕,指实为骨力,腕悬为筋劲。其实指腕是相辅相成的,以指为主者骨力胜,以腕为主者筋劲胜。作字须骨力、筋劲并茂,若以骨力为主,难免率意直行,怒气生;若以筋劲为主,又难免力不盛而柔弱,弱病生。故作字须指腕并用。
“气空”,是舒散怀抱之意。蔡邕在《笔论》中说: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这就是说作书时,心要平静、舒坦,指腕持笔要实。如此者方能,运指腕随,运腕指随,指不知使腕,腕不知使指,血脉流通。周身贯注,自然之气机,非矫柔造作。臂自活,腕自灵,指自凝,书成韵,气质生。若力不实,则字飘;若气不空,则字野。“飘”与“野”,自当不为气质可言。这是作书时用力与情绪、感情的相融合,也即讲用力的方法。
三、书要心思微,魄力大这也是刘熙载的一句话。原话为:“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于字中,大者磅礴于字外。”“心思微”,是讲作书时,心境平和,意气舒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急不躁,运笔才能逆起、涩行、紧收,笔墨才有精到处。“魄力大”,是心驰天际,情游四海,万物在胸,任情恣性。“魄力大”与“心思微”二者结合在一起,才会上下承接,左右呼应,有擒有纵,有迟有速,细处精微,粗处疏略,虚实相益,气势自生。只有“魄力大”而无“心思微”,则书法必然带粗野、世俗之气;而只有“心思微”,而无“魄力大”,书法必然驽钝、雕作,毫无气质可言。上边讲的是“大”与“小”,内含却是细与粗、精微与粗脱,以至于是运笔之快与慢。总之,还是讲情与法的关系。
四、写字要有气清代梁同书说:“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高下欹整,随笔所注,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却著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知。”全文看来可知这里讲的“气”,是“一以贯之”之气。如何才能有此之气呢?梁同书上文说得很清楚,“气须从熟得来”。欧阳修也说:“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此间“神气”也是“一以贯之”之气。
如何才能一以贯之呢?
上下承接,左右呼应,是贯之;姜夔《续书谱》所讲的“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折,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俗。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也是贯之。
总上说,我以为“熟”比较难,“贯”相对来讲易。“熟”什么呢?既是熟悉字,熟悉书写之内容,更重要的是熟悉运笔之法,不是简单的笔划起止法,若如此,则必板滞、生硬。而是徐来急往之法,轻起重按之法,左右照应、适繁就简、挪让盘纡、转折映带、勾弯取舍、方圆参合、厚薄之能的法。若将这些能熟悉之,则“气贯”自然在其间耳。若不能熟悉这些,自然不能贯之。因此作字以气为先。
五、以势为先,变出无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古人论书,以势为先。新理异态,变出无穷。如是则血浓骨老,筋藏肉莹。”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韦诞书龙威虎振,王逸少书雅俊超迈,王子敬风神散逸,虞永兴书清静淡远,欧阳率更劲险刻厉,褚河南萧散丰腴,颜鲁公雄秀独立、清刚正气,这一些都是势。作书时,胸中必定要有一种势。若无势,则必定信笔。董香光云:“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岂能有神!至于变出无穷,那是因为“势”因人因时而异,情绪之不同,其势则异。情绪变化万千,字势林林总总。
总结上叙这五点:它包括了字欲变化,舒散怀抱,指腕并用,讲求骨力,讲求运笔精微,讲求胸怀博大,要一以贯之,要以势为先等等。这一些才是法,是古人法的总结,是传统书法中优秀的结晶。它既是技巧、方法,更是精神意义的表达。若能以此为法度,必然会气质显现,神采独秀,书见自然,才华横溢,依古人法人,出今人之楷则。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书法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书法艺术水准。愿与广大书法爱好者一起弘扬中华传统书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