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蜂蜜,蜂蜜是结晶的好还是不结晶的好?
蜂蜜是最初让人类品尝到甜蜜的美食结晶蜂蜜,也是古老时代的营养品,直到现代也被很多人所推崇,蜂蜜的甜蜜滋味和独特风味也不是其他糖类可以完全取代的,所以这次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人类最初美食之一蜂蜜的相关问题吧。
本次题目为【蜂蜜是结晶的好还是不结晶的好?】关于这个问题大致上分为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正方认为:只有真蜂蜜才会结晶,不结晶的都是假蜂蜜。
反方认为:结晶的蜂蜜就是白糖晶体而已,真正的好蜂蜜是不结晶的。
不知道大家是哪种观点的持有者,但从客观事实上来说,这两个说法都不正确,蜂蜜是不是结晶跟品质其实没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们详细的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顺带也了解一下蜂蜜的营养到底怎么样。
首先我们得知道蜂蜜是怎么来的:
蜜蜂会从植物的花中吸取花蜜及一些分泌物,存在自己的第二个胃里酝酿,这个时候花蜜的含水量大约是75%,这些东西在蜜蜂体内经过大约半个月的酝酿,通过一系列转化之后,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会上升,水分大大下降(23%左右),并且将花蜜中的多糖转化为人体能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果糖。这个时候蜜蜂就会把蜂蜜吐在蜂巢的洞里,然后用蜂蜡封起来,之后就是我们收获到的蜂蜜了。
接下来咱们了解一下蜂蜜结晶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蜂蜜的本质是糖的过饱和溶液,初中物理就学过相关的知识,当温度降低的时候,糖的溶解度会进一步下降。当溶解度下降的时候,有一部分糖就会被析出来产生结晶,一般情况下葡萄糖会析出产生结晶,而果糖则轻易不会(同一温度下,果糖溶解度是葡萄糖的差不多3.7倍)。
所以蜂蜜的结晶程度基本上只与三个因素有关:①储存温度、②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③蜂蜜的含水量。
这也解释了题目描述里的另一个疑问,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结晶口感特别细腻,有的就会有砂砾感”的问题,因为不同品种的蜂蜜在同样温度下结晶的程度也不一样,口感自然就会差别。
而酝酿出这些蜂蜜的原料花蜜可能也不一样,蜜蜂种类常见的也有中蜂和意蜂的区别,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不同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不同。简单的说就是浓度和温度同样的前提下,葡萄糖含量高的就容易结晶,果糖含量高的就没那么容易结晶,而这两种单糖对人的营养价值差别并不巨大,所以蜂蜜是不是会结晶跟蜂蜜的品质高低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品质哦)。
顺便咱们再来了解一下蜂蜜到底营养如何?在古人的眼中蜂蜜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尤其是在制糖业完全没发展之前,蜂蜜更是十分的珍贵,但是这种珍贵主要是因为那个遥远时代没有多少糖类甜食的来源。
一般来讲不同品种的蜂蜜中含水量一般都在20%到23%左右,糖的总含量按照品种不同大致在75%左右,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蜜蜂、采的什么花朵酝酿的蜂蜜,其中水分和糖都是绝对的主要成分。其他所有的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酶(蛋白质)、酚类等等全都算在一起,总量一般不会超过蜂蜜重量的3%。确实没人能断言这些极其微量的物质就没有任何作用,但是正常的思维逻辑告诉我们,任何营养物质要起到效果,那么至少得达到一定的摄入剂量才行。人们现在总说“没有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其实关于营养也是同样的,避开营养物质含量就硬说有好处,那不也无异于“耍流氓”嘛。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1、蜂蜜能不能结晶、结晶到什么程度主要由温度、浓度和其中葡萄糖、果糖的比例决定的。不同的蜂蜜结晶情况不一样很正常,跟蜂蜜品质没有直接关系,也并不影响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但如果温度已经低到都要结冰了都不结晶,那么很大概率确实可能是糖水冒充的假蜂蜜了,因为浓度太低了就很难析出晶体,但这么粗糙且原始的作假手段应该没人用了吧。
3、蜂蜜的美味不可否认,尤其在一些特色美食制作上,蜂蜜的独特风味作用不可取代。但是单从营养上来看,蜂蜜97%左右的成分就是水和糖,并不特别,其确实含有一些微量营养元素,但是含量实在是太低了,如果要吃蜂蜜吃到补充足够的某种微量营养元素,可能糖的摄入量早就严重超标了。所以为了蜂蜜值得付出什么样的价格、用什么方式吃蜂蜜,那就得看个人的取舍了。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蜂蜜结晶的问题解答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点赞!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