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吃饭 日常生活中吃饭的禁忌你又知多少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了,可见饭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而从小,我们就会被教导一些饭桌上的礼仪,吃饭的时候不要乱敲碗筷,而且手需要扶碗,进食的时候也不能说话。其实吃饭的时候确实是有一些禁忌的,但是这些禁忌却很多人都在犯。和知百科(Zhibaike.net)一起来看看吧。
吃饭的第1个禁忌:吃的太烫
中国的各种料理中虽有一些冷食,但是冷食大多数都是在餐前吃的。而对于正餐来说,还是以热食为主的,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更是要吃刚热好的食物了。
一般来说,人体能够接受的食物温度是在10-40度左右,50-60度已是忍耐极限,如果食物太烫超过这个温度,那么就会伤害到口腔和食管内的黏膜了。如果长期吃温度如此高的食物,就容易诱发食道癌了。
吃饭的第2个禁忌:吃的太饱
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禁忌,当食物吃剩下一点的时候,扔了觉得可惜,就算吃饱了也会做到光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其实吃的太饱的话,会增加了肠胃的负担,因此很多人都会发现吃的太饱的时候,肚子会有点难受的,长期下去,肠胃就会受到伤害,从而也会引发胃溃疡、糜烂等等疾病的。
吃饭的第3个禁忌:偏食
可能你会发现,60、70的父母是什么都吃的,但是自己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偏食的,其实这个跟生活水平有关的。以前的生活条件差,能吃饱都已经不错了,谁还强求食物是否自己喜爱的。但是如今不同以往了,大多数家庭都处于小康水平了,,很多人都会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不爱吃的坚决不吃。其实这样长期下去会造成体内缺失营养,比如说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水果的,体内就会缺少膳食纤维,便秘就是常有的事情了。而不爱吃肉的,就使得体内缺失优质的蛋白质和铁质,影响身体健康。
吃米饭的四项原则
“淡”
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油食品)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能量食品),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饭最好能够少吃,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控制血压(血压食品)和预防心血管意外。这里要解释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蔬菜食品)和生鱼一类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血糖食品)反应,并能帮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鱼也是对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只要同时不吃过咸的菜肴,紫菜饭卷是相当适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粗”
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消化食品)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让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于控制体重。实际上,慢性病人大多数都是脂肪超标的类型,控制体重是饮食调整措施的第一要务。一些营养保健价值特别高的米,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都有着比较“粗”的口感。虽说“粗”有益健康,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饭,口感上觉得不适,难以长期坚持。因此,在煮饭的时候,不妨用部分糙米、大麦、燕麦等“粗”粮和米饭“合作”,口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最好先把“粗”原料先在水里泡一夜,以便煮的时候与米同时成熟。
“乱”
在烹调米饭米粥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而是米、粗粮(粗粮食品)、豆子、坚果等一起上。比如说,红豆大米饭,花生燕麦大米粥等,就是非常适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和矿物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营养互补的作用,能够在减少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当然,更要紧的是,这样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应,控制血脂上升。其中豆类与米的配合最为理想,因为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淀粉消化速度非常慢,还含有一些延缓淀粉变成葡萄(葡萄食品)糖的成分,如单宁和植酸等,对于预防慢性病最为有效。
“色”
白米饭固然晶莹可爱,但也意味着不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比如说,煮饭时加入绿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观,又提供了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别有利于预防眼睛(眼睛食品)的衰老;又比如说,选择紫米、黑米、红米与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类抗氧化成分,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